![]() 从另一个角度来划分听音过程 任何场景或者环境下声音从发出到我们大脑中产生与之对应的感知过程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声音从发出一直到耳朵鼓膜处,也包含声音与环境的反应(反射)在内。第二部分是鼓膜处的声音传递给鼓膜,并通过听觉系统转换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并产生对声音的最终感知映像。可以发现,第一部分是一个客观的物理过程,而第二部分是一个生理为主的过程,其中大脑在分析听觉系统传递过来的神经信号时,会综合我们的喜好、文化等主观因素,最终产生一个我们对声音的感知。 两点听音的科学原理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能够准确给出指定声音场景在鼓膜处的信号响应,再将这信号传递给鼓膜,那么人们就将产生和对应声音场景完全一致的感受,也就完成了整体声场的还原和表达,这是一种物理上对沉浸感和身临其境的表示。对于我们人类来讲,满足对应条件的点有两个,一个是左耳鼓膜处的声音响应,另一个是右耳鼓膜处的声音响应。假设人类有三只耳朵,那么满足上述条件的点就会有三个。一方面,每一个点的声音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对应和占用一个通路,因此双耳声一共有两个通路。另一方面,对应的声音信号需要在空间位置上被准确的馈送到鼓膜处,所以耳机是最接近准确的方式。 从两点听音到心理声学 由于听觉系统接收到的是双耳鼓膜处的声音信息,如果对这两处声音进行研究的话,就可以逆向得出听觉系统判定和感知声音的机制。其中就包括立体声的基本原理,双耳时间差和强度差。可以说,两点听音是心理声学的研究根本。 通过在仿真人头耳道鼓膜处设置麦克风可以直接录得鼓膜处的声音信息,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头录音的信号可产生不同于立体声和环绕声的奇妙沉浸感。 强大的整体技术方案重新映射出完整而准确的双耳信号 我们整合和运用多种强大的独有技术可以重映射出完整而准确的双耳信号,当你使用耳机准确的聆听和接受这种信号时,在物理上表征为你正实地处于某个空间场景之中,这当然会产生对应该空间场景的沉浸感。对于电影而言,这就是画面中所表示的地方和内容。同时在艺术层面上,你的最终感受中也包含了电影制作人所展示的所有美学。 |